QQQ於1999年起於AMEX上交易,以追蹤NASDAQ-100相關權值股的ETF,2004年十二月一日轉至NASDAQ交易。如果我們看好科技發展的趨勢,對於個別公司的產業前景、財報、科技趨勢等,沒有時間及專業上的判斷的能力時,就可以選擇這檔專門與科技類股連動的ETF,降低了單一持股或僅分散於少數股票的風險,但仍需考慮景氣循環時對整體科技的影響,QQQ這檔ETF經歷過網路泡沫、金融風暴在12年內走了兩次約5~6年的完整景氣循環。下次全球或區域性嚴重的景氣風暴發生時,可以觀察這檔ETF是否處於低檔可投資的機會。
由PowerShares發行的這檔QQQ ETF在美國股市中與SPY、DIA、IWM等都是極具代表性的ETF,在NASDAQ掛牌而交易方式跟買美國股票的方式是一樣的都是透過證券市場去做買賣,QQQ就是這檔ETF的股票代號,台灣人的投資方式有幾種路徑如下:
一、直接開美國證券帳戶,透過網路直接下單,手續費極低廉約每筆交易約僅收取7塊錢美金,此外可以設定買賣價長達三個月 的訂單,但持有美國綠卡及公民者無法以國際帳戶方式開戶。
二、透過台灣的銀行或證券商,以複委託方式交易,有的ETF可以基金方式單筆或定期定額方式交易,而買或賣通常都會收取成交金額的1%手續費。
三、少數部分保險公司的投資型保單有這檔ETF的標的物。
QQQ採每季配息一次,美國證券商的網路交易平台會推算出一年四季配息情況下的分配收益率,幾乎每檔ETF會有些許的淨資產值與市場價格的差,但不影響我們以指數投資對該投資標的物的判斷及報酬。透過券商的交易平台我們可以看到一年內的高低點,可以做為我們初步判斷ETF的價位是落在什麼位階。
QQQ ETF一年內證券市場的成交價走勢圖。年度內低點約62美元,目前處於一年內的相對高點在76美元。
2000年的網路泡沫,美股科技類股崩盤後QQQ這檔ETF還沒回到歷史最高價,最低時市場交易價來到每股20美元,金融海嘯前自低點上漲至50美元上下,金融海嘯後次低點約在26美元左右,目前價位來到76美元次新高的價位。在2003年之後迄今這檔ETF的權值股組合中有AAPL及GOOG這兩檔股票的權重幾乎佔了該檔ETF20%的比重,而AAPL的股價從2005年的美股30~40美元,上漲至今股價在488美元,最高價曾經到700美元,GOOG同樣時期也從每股100美元上漲至今股價在850美元,光這兩檔股票約7~9倍的漲幅就足以帶動了這檔ETF的價值翻揚一倍以上的實力。
QQQ的前五大持股每日於盤後會接露最新的持股狀態,通常不會有太大的調整,目的為使該檔ETF貼近於科技類股的指數趨於一致,而前十大持股則是每月月底該檔ETF的發行券商公開申報的訊息,持股時間點是月底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持股權重比例及持股訊息。簡單說買QQQ 幾乎等同於間接持有這些藍籌股科技類股公司的股票。很不錯吧!但不是要您此時此刻去買這檔ETF啦!
平均年度年化報酬率的參考值與相關標竿做比較,以及個年度內期初至期末當年度的報酬率統計,只有2008年度那年因為金融海嘯報酬率是負報酬及2011年度報酬率不到3%外,其他年度的報酬率相當驚人。
|
S & P 指數市場第一季的經濟類別代表的比重。
該檔ETF相關的股票涵蓋的地區、國家及產業別的比重。QQQ的持股主要集中在美國科技公司的股票,此外還有極少部分式配置在英國及中國的科技公司的股票。當然96%以上是配置在美國市場,自然歸屬於已開發國家的配置會在96%以上,加上英國市場等已發市場,故已開發市場的資產配置度集中達98%以上。在看待這檔科技類股的ETF時,我們可以聯想到為什麼美國今年要修正GDP的就算方式,將企業的研發都要算在GDP中,美國科技公司投入真正研發的經費,不是我們台灣一般公司掛個部門或辦公室,為的只是要辦理研發的投資抵減,做的還不是代工的工作或測試要送給客戶的Sample,真正的研究發展經費的投入包含人才,使得美國的科技創新引領世界,從QQQ的前十大的持股配置,我們可以看出嫌少科技公司跟直接製造或設廠有關,產品的製造幾乎都委外在亞洲地區為主,尤其是台灣的代工業,但做實體的似乎比不上用腦袋賺錢的公司。委外代工的需求可以隨時移往任何一家代工廠,尋求更低的成本,而代工很容易被的競爭對手、新興市場取代。這些都是目前台灣電子業公司工作或過度集中投資台股在電子業的投資人要留意的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